台湾窝上的海风携着海面上咸湿的气息,时而温柔,时而猛烈,联绵不绝的掠过伏石头城(奥伦治城)的城头。
这座原来由荷兰人私自筑造的石头城,在被戚继光,俞大猷拿下之后,经过简单的修葺,便被利用成为大明水师的南方驻地。
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俩曾经携手一起在时任浙直总督兼兵部尚书,如今已经贵为内阁大学士胡宗宪的手下抗击东南倭寇,建立深厚友谊的两人,此刻在站在石头城的高处,远眺着远眺着浩渺无垠的大海。
在他们的身下,刚修缮完毕的城墙,还散发着新鲜石灰散发出的独特气味,石头城下港口中,也停泊着数十艘整齐排列,桅杆如林的战船!
在这些战船之外,还有巨无霸的战舰停泊在海面上,没能停靠进港口之中。
而这艘巨舰,正是此次拿下荷兰人盘踞的石头城首功的“嘉靖”号巨舰。
现在戚继光和俞大猷他们在修缮被火药库炸坏的石头城建筑的同时,也在积极的命人寻找和修建足够容纳下长约四十五丈(一百五十米左右),宽约一十八丈(六十米左右)的“嘉靖”号巨舰。
毕竟像这样的巨舰,以后将会在大明水师之中变得常见起来,甚至还会出现比它更大的超级巨舰。
所以,新配置的港口之中,就必须建造足够容纳这么大巨舰停靠的码头与船坞,方便为此类巨舰,供应物资,以及维护保养等。
“大帅!圣旨到了!”
一个副将快步登上城楼,声音中难掩激动,跑到了戚继光和俞大猷跟前。
在他跑过来之后,也立刻忍住激动的步子,又对着戚继光和俞大猷抱拳一拜,“大帅,俞大帅,圣旨到了!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听到圣旨到了,两人也是同时转过身,整了整战袍,眼中都有一抹藏不住的激动和兴奋要溢出来。
这两位都已经有四十余岁的抗倭名将,他们眉宇间虽然已经有了些许的风霜之色,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,透着年轻人都难比拟的精气神!
两人快步的走下城楼,同时心中也按捺不住着激动。
他们知道这份圣旨,肯定是要因为数日之前,石头城的一战,他与俞大猷联手驱除了盘踞在此地的荷兰红毛番,得到了朝廷的嘉奖。
所以两人在从城头高处下来的时候,心里大约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。
到了城下的广场上,戚金和俞强,汪虎等人已率众将士列队等候。
此刻这三人也是这场胜利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他们的英勇无畏,也不会有现在如此顺利的胜利!
雨化田此刻也笑呵呵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蟒袍出现了在广场上。
也万幸此刻海风正烈,太阳的炙热的毒气还没起来,所以雨化田穿着的这件蟒袍,也就没显得有多热。
雨化田先对戚继光,俞大猷以及戚金,俞强和汪虎等人祝贺。
而后他将送到石头城的圣旨张开,准备宣旨。
戚继光,俞大猷等人在看到这一幕后,也来立刻以军礼半跪接旨。
雨化田沉稳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,他宣旨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制曰:东洋水师总兵官戚继光,俞大猷等收复宝岛,破敌有功,朕心甚慰,加封戚继光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,俞大猷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。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听到皇帝陛下对两人的封赏之后,也立刻激动再拜:“吾皇万岁!”
要知道都督佥事确实只是有名无实的荣誉衔,但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官衔。
有了这个官衔,可以说不管是在地方,还是在中央,两人都有可以与地方督抚,中央部堂大员平起平坐的身份了。
所以这样的封赏,对于两人而言,那绝对也是大喜过望的封赏。
雨化田念完了对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封赏之后,开始往下念:“戚金、俞强及汪虎三将英勇无畏,舍生忘死,为三军之表率,三将驱除红毛番夷,保我海疆安宁。特加戚金为东洋水师千户,俞强为百户,汪虎为副百户,各赏银五百两赐忠勇之号,于台湾窝上刻石记之,以颂后世。”
戚金,俞强,汪虎三人在听到他们的封赏之后,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。
虽然他们只是给他们升了千户百户这样的小官,但要知道他们本来就百户,小旗这样的低阶军职。
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进步,也是皇恩浩荡。
而且皇帝陛下还专门赐了他们“忠勇”之号,还要在台湾窝刻石纪念他们这一战的英勇故事,这件事就是天大的荣耀呀!
戚金,俞强和汪虎立刻拜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雨化田看着戚金,俞强和汪虎三人,也笑呵呵的恭喜道:“三位恭喜了,今后你们也算是在荒皇爷那边挂上名了,将来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!”
三人在听到雨化田的话后,也不敢托大,立刻对着雨化田也拜道:“多谢公公美言!”
雨化田呵呵道:“这都是咱家应该做的,你们的勇敢和机智,咱家看到了也是喜欢的很呀。”
和戚金他们闲话了几句之后。
雨化田又取出了一份圣旨。
雨化田继续念道:“自古帝王武功拓土开疆平叛者,莫不以名正之。台湾窝之岛,乃我华夏之古之属岛也,然因历代以来统辖之制粗略无重,致使此岛为外夷觊觎,私自登岛筑城盗占。”
“今外夷驱逐,宝岛归附。朕命内阁户部编册造图,以正视听。赐名台湾窝岛为台湾,建台湾府,属福建布政使司辖制。赐名北部军镇为镇海城,为台湾府府治所在。赐名南部石头城为伏波城,为东洋水师俞大猷部驻地所在。”
有了这份旨意之后,从今以后台湾窝便是无可争议的大明领土,台湾窝上的岛民也将得到大明的保护与承认,为他们编户造册,使得他们也成为具有大明身份的合法百姓!
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听完这道旨意之后,各自的脸色也露出了振奋之色。
因为有了这些名字和后续的动作,这就说明他们收复的不仅仅只是一座靠近大明的海岛,更是一处大明自古以来都不能或缺的疆土!
有了这样的性质变化,他们所立下的功勋,自然也就可以随着台湾窝的归附和发展,使得他们的功绩传颂千古之无穷!
接着,待到这份赐名正义的圣旨念完之后。
雨化田又取出了一道圣旨!
雨化田对着戚继光和俞大猷道:“戚继光,俞大猷接旨!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立刻又再拜地上,“臣戚继光,俞大猷问圣躬安。”
雨化田又制式的代天回道:“朕安。”
接着他就又念道:“.着戚继光率领东洋水师主力移师双屿卫,统辖东海诸岛及日本、琉球海域防务;并负责朝鲜,日本东北海域等地探索巡查。”
戚继光立刻沉声一拜:“臣戚继光遵旨!”
然后雨化田继续念道:“着俞大猷部驻守伏波城,负责南洋诸岛及吕宋、苏门答腊方向海防。并负责南洋南部海域探索巡查,监视西洋(印度洋)海外番夷海盗诸事。”
俞大猷立刻也随之一拜:“臣俞大猷遵旨!”
在戚继光和俞大猷恭敬接旨之后,两人心中的澎湃就难以自抑了起来,同时两人也不由在各自的心中开始筹划各自的防务调整问头。
雨化田在这个时候又上前一步,和声道
雨化田上前一步,笑着说道:“皇爷说,说两位大帅多年来配合无间,如今分镇南北,望能再建奇功,确保我大明万里海疆固若金汤,再复成祖永乐万国和平之盛况!”
“臣等必不负圣恩!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又激动的朝着京师的方向齐声一拜。
待到两人拜完之后,雨化田又道:“以后咱家会继续为戚大帅所部的监军太监,负责东洋水师的士气与思想建设工作。”
“另外万俞楼公公将为俞大帅所部的监军太监,他负责的工作也与咱家一样,是关于水师士气与思想建设当面的工作。”
“现在这些事情也是皇爷在京师最为关注的事情,以后还望戚大帅和俞大帅多多理解,多多配合。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,听到这话,自然也是大喜。
现在经过这一番的改制,监军太监也不再插手军事,这对两人而言,那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好事。
于是乎,两人当即就对着雨化田客气的回道:“公公言重了,我等都是同心为国,效忠陛下。自然是要多多配合公公等的差事。”
雨化田呵呵一笑,也是深感欣慰。
当夜,伏波城议事厅内灯火通明。戚继光与俞大猷铺开海图,详细商讨防务交接。
戚继光指着地图道“双屿卫乃汪直部旧地,地势险要。我打算重建岛上炮台,并在周边小岛设立烽火台,形成预警体系。”
俞大猷点头赞道:“戚兄此策甚妙。我在伏波城也会加强巡逻,特别是西洋方向。”
他指向马六甲海峡的位置,继续说道:“据海商传说,红毛番在天竺旧地也建立了据点,不可不防,而且还叫什么东印度公司”
两人一直商议到了深夜,制定了详细的联防章程:每月互通军情;遇敌情时以烽火为号;在中间海域设立补给站,方便相互支援.
而后在第二天的时候,戚继光就率领他部下的水师舰船和监军太监雨化田离开了伏波城,朝着双屿卫而去了。
数日后,俞大猷这边的监军万俞楼也抵达伏波城。
这位年约三十的太监举止沉稳,与俞大猷见礼后,便立刻投入到他的工作之中。
“俞大帅,这是兵部调拨的火炮清单。”
万俞楼递上文书,又继续说道:“另外还有一批大明兵工制造的新炮十门,专为对付红毛番的夹板船。”
俞大猷仔细查验,发现军械粮草不仅一应俱全,甚至比预期还要充足,也不禁感慨:“万公公办事如此周到,本将代全军将士谢过。”
万俞楼谦逊道:“大帅言重了。咱家虽不通军事,但后勤保障定当尽力。雨公公特意交代,要确保将士们衣食无忧,才能守好海疆。”
与此同时,戚继光已在双屿卫展开防务建设。岛上原有的倭寇巢穴被改建成军营,高处新建了望塔。雨化田亲自监督粮饷发放,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。
“大帅,琉球使者求见。”
亲兵统领戚金前来禀报。
戚继光在临时军帐中接见了使者。那琉球人恭敬行礼:“禀大帅,近日有日本船只频繁出现在我国海域,疑似在测绘海图。我国王特遣小人前来禀报。”
戚继光眉头微蹙:“可知是哪家大名所为?”
“据查是九州岛津氏的人。”使者答道,“更奇怪的是,船上还有红头发的外国人。”
这个消息令戚继光警觉起来。日本诸侯与西洋人勾结,绝非好事。他立即修书一封,派快船送往伏波城,同时正式呈报朝廷。
半月后,伏波城也传来消息。俞大猷在公文中写道:“南洋巡逻舰队在婆罗洲以北发现三艘荷兰战舰,已加强该海域巡逻。另据吕宋华人商贾禀报,西班牙人正与当地土酋结盟,意图不明。“
两位大帅通过正式渠道频繁交换情报,每次都抄送监军和朝廷,一切行事光明磊落。雨化田与万俞楼也恪尽职守,将海防需求及时上报朝廷,争取更多支持。
这一日,戚继光正在双屿卫校场检阅新训练的火枪队。这支三百人的精锐全部装备最新式的鸟铳,正在进行海上移动靶射击训练。
“报!”
传令兵飞奔而来,“大帅,浙江转来朝廷谕令!”
戚继光展开文书,是兵部对近日军情的回复:“.着戚继光加强琉球海域巡逻,必要时可派使节警告日本诸侯;俞大猷部继续监视荷兰动向,但不得主动挑衅”
文书末尾还特别批示:“两镇水师若有重大敌情,可相机行事,事后具奏即可。”
这给了两位大帅一定的临机决断权。戚继光立即召集众将议事:“即日起,巡逻范围扩大至琉球以北,特别留意任何日本与西洋人接触的迹象。”
在伏波城,俞大猷也收到了相同旨意。他与万俞楼商议后,决定组建一支快速反应船队:“选十艘最快的战船,配备精兵,常驻南海中部,一旦发现敌情,可立即应对。”
万俞楼补充道:“咱家已奏请朝廷,在琼州增设补给站,方便船队长期巡逻。”
时光如水,转眼三个月过去。
在这期间,两位大帅各自完善了防务体系:戚继光在双屿卫建立了完善的海防预警系统,训练水师掌握了新式火器的使用;俞大猷则加固了伏波城防御,组建了机动舰队。
这一日,戚继光正在查看新到的海图,戚金匆匆进来:“大帅,巡逻船带回一个重要俘虏!”
原来是一艘日本关船在巡逻海域被截获,船上除日本水手外,还有一名荷兰军官。经过审问,一个惊人的阴谋浮出水面:倭国本岛的几位大名正与荷兰人密谋,准备联合进攻明朝沿海,以报之前的耻辱。
戚继光立即写就紧急军报,派快船分送朝廷和伏波城。他在文中建议:“.请命俞大猷部加强戒备,防止红毛番声东击西”
当这份军报送达伏波城时,俞大猷正在校场观看新式火炮试射。读罢军报,他面色凝重:“果然不出所料!“转身对万俞楼道,“请公公立即奏请朝廷增派援军,同时我们得做好应战准备。”
万俞楼肃然道:“大帅放心,咱家这就去办。另外,要不要先派几艘战船北上支援戚大帅?”
俞大猷摇头道:“未得朝廷明令,不可擅自调动主力。但可以加强巡逻,确保南洋无事,让戚大帅无后顾之忧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
求月票~~(本章完)
这座原来由荷兰人私自筑造的石头城,在被戚继光,俞大猷拿下之后,经过简单的修葺,便被利用成为大明水师的南方驻地。
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俩曾经携手一起在时任浙直总督兼兵部尚书,如今已经贵为内阁大学士胡宗宪的手下抗击东南倭寇,建立深厚友谊的两人,此刻在站在石头城的高处,远眺着远眺着浩渺无垠的大海。
在他们的身下,刚修缮完毕的城墙,还散发着新鲜石灰散发出的独特气味,石头城下港口中,也停泊着数十艘整齐排列,桅杆如林的战船!
在这些战船之外,还有巨无霸的战舰停泊在海面上,没能停靠进港口之中。
而这艘巨舰,正是此次拿下荷兰人盘踞的石头城首功的“嘉靖”号巨舰。
现在戚继光和俞大猷他们在修缮被火药库炸坏的石头城建筑的同时,也在积极的命人寻找和修建足够容纳下长约四十五丈(一百五十米左右),宽约一十八丈(六十米左右)的“嘉靖”号巨舰。
毕竟像这样的巨舰,以后将会在大明水师之中变得常见起来,甚至还会出现比它更大的超级巨舰。
所以,新配置的港口之中,就必须建造足够容纳这么大巨舰停靠的码头与船坞,方便为此类巨舰,供应物资,以及维护保养等。
“大帅!圣旨到了!”
一个副将快步登上城楼,声音中难掩激动,跑到了戚继光和俞大猷跟前。
在他跑过来之后,也立刻忍住激动的步子,又对着戚继光和俞大猷抱拳一拜,“大帅,俞大帅,圣旨到了!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听到圣旨到了,两人也是同时转过身,整了整战袍,眼中都有一抹藏不住的激动和兴奋要溢出来。
这两位都已经有四十余岁的抗倭名将,他们眉宇间虽然已经有了些许的风霜之色,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,透着年轻人都难比拟的精气神!
两人快步的走下城楼,同时心中也按捺不住着激动。
他们知道这份圣旨,肯定是要因为数日之前,石头城的一战,他与俞大猷联手驱除了盘踞在此地的荷兰红毛番,得到了朝廷的嘉奖。
所以两人在从城头高处下来的时候,心里大约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。
到了城下的广场上,戚金和俞强,汪虎等人已率众将士列队等候。
此刻这三人也是这场胜利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他们的英勇无畏,也不会有现在如此顺利的胜利!
雨化田此刻也笑呵呵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蟒袍出现了在广场上。
也万幸此刻海风正烈,太阳的炙热的毒气还没起来,所以雨化田穿着的这件蟒袍,也就没显得有多热。
雨化田先对戚继光,俞大猷以及戚金,俞强和汪虎等人祝贺。
而后他将送到石头城的圣旨张开,准备宣旨。
戚继光,俞大猷等人在看到这一幕后,也来立刻以军礼半跪接旨。
雨化田沉稳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,他宣旨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制曰:东洋水师总兵官戚继光,俞大猷等收复宝岛,破敌有功,朕心甚慰,加封戚继光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,俞大猷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。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听到皇帝陛下对两人的封赏之后,也立刻激动再拜:“吾皇万岁!”
要知道都督佥事确实只是有名无实的荣誉衔,但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官衔。
有了这个官衔,可以说不管是在地方,还是在中央,两人都有可以与地方督抚,中央部堂大员平起平坐的身份了。
所以这样的封赏,对于两人而言,那绝对也是大喜过望的封赏。
雨化田念完了对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封赏之后,开始往下念:“戚金、俞强及汪虎三将英勇无畏,舍生忘死,为三军之表率,三将驱除红毛番夷,保我海疆安宁。特加戚金为东洋水师千户,俞强为百户,汪虎为副百户,各赏银五百两赐忠勇之号,于台湾窝上刻石记之,以颂后世。”
戚金,俞强,汪虎三人在听到他们的封赏之后,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。
虽然他们只是给他们升了千户百户这样的小官,但要知道他们本来就百户,小旗这样的低阶军职。
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进步,也是皇恩浩荡。
而且皇帝陛下还专门赐了他们“忠勇”之号,还要在台湾窝刻石纪念他们这一战的英勇故事,这件事就是天大的荣耀呀!
戚金,俞强和汪虎立刻拜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雨化田看着戚金,俞强和汪虎三人,也笑呵呵的恭喜道:“三位恭喜了,今后你们也算是在荒皇爷那边挂上名了,将来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!”
三人在听到雨化田的话后,也不敢托大,立刻对着雨化田也拜道:“多谢公公美言!”
雨化田呵呵道:“这都是咱家应该做的,你们的勇敢和机智,咱家看到了也是喜欢的很呀。”
和戚金他们闲话了几句之后。
雨化田又取出了一份圣旨。
雨化田继续念道:“自古帝王武功拓土开疆平叛者,莫不以名正之。台湾窝之岛,乃我华夏之古之属岛也,然因历代以来统辖之制粗略无重,致使此岛为外夷觊觎,私自登岛筑城盗占。”
“今外夷驱逐,宝岛归附。朕命内阁户部编册造图,以正视听。赐名台湾窝岛为台湾,建台湾府,属福建布政使司辖制。赐名北部军镇为镇海城,为台湾府府治所在。赐名南部石头城为伏波城,为东洋水师俞大猷部驻地所在。”
有了这份旨意之后,从今以后台湾窝便是无可争议的大明领土,台湾窝上的岛民也将得到大明的保护与承认,为他们编户造册,使得他们也成为具有大明身份的合法百姓!
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听完这道旨意之后,各自的脸色也露出了振奋之色。
因为有了这些名字和后续的动作,这就说明他们收复的不仅仅只是一座靠近大明的海岛,更是一处大明自古以来都不能或缺的疆土!
有了这样的性质变化,他们所立下的功勋,自然也就可以随着台湾窝的归附和发展,使得他们的功绩传颂千古之无穷!
接着,待到这份赐名正义的圣旨念完之后。
雨化田又取出了一道圣旨!
雨化田对着戚继光和俞大猷道:“戚继光,俞大猷接旨!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立刻又再拜地上,“臣戚继光,俞大猷问圣躬安。”
雨化田又制式的代天回道:“朕安。”
接着他就又念道:“.着戚继光率领东洋水师主力移师双屿卫,统辖东海诸岛及日本、琉球海域防务;并负责朝鲜,日本东北海域等地探索巡查。”
戚继光立刻沉声一拜:“臣戚继光遵旨!”
然后雨化田继续念道:“着俞大猷部驻守伏波城,负责南洋诸岛及吕宋、苏门答腊方向海防。并负责南洋南部海域探索巡查,监视西洋(印度洋)海外番夷海盗诸事。”
俞大猷立刻也随之一拜:“臣俞大猷遵旨!”
在戚继光和俞大猷恭敬接旨之后,两人心中的澎湃就难以自抑了起来,同时两人也不由在各自的心中开始筹划各自的防务调整问头。
雨化田在这个时候又上前一步,和声道
雨化田上前一步,笑着说道:“皇爷说,说两位大帅多年来配合无间,如今分镇南北,望能再建奇功,确保我大明万里海疆固若金汤,再复成祖永乐万国和平之盛况!”
“臣等必不负圣恩!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又激动的朝着京师的方向齐声一拜。
待到两人拜完之后,雨化田又道:“以后咱家会继续为戚大帅所部的监军太监,负责东洋水师的士气与思想建设工作。”
“另外万俞楼公公将为俞大帅所部的监军太监,他负责的工作也与咱家一样,是关于水师士气与思想建设当面的工作。”
“现在这些事情也是皇爷在京师最为关注的事情,以后还望戚大帅和俞大帅多多理解,多多配合。”
戚继光和俞大猷,听到这话,自然也是大喜。
现在经过这一番的改制,监军太监也不再插手军事,这对两人而言,那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好事。
于是乎,两人当即就对着雨化田客气的回道:“公公言重了,我等都是同心为国,效忠陛下。自然是要多多配合公公等的差事。”
雨化田呵呵一笑,也是深感欣慰。
当夜,伏波城议事厅内灯火通明。戚继光与俞大猷铺开海图,详细商讨防务交接。
戚继光指着地图道“双屿卫乃汪直部旧地,地势险要。我打算重建岛上炮台,并在周边小岛设立烽火台,形成预警体系。”
俞大猷点头赞道:“戚兄此策甚妙。我在伏波城也会加强巡逻,特别是西洋方向。”
他指向马六甲海峡的位置,继续说道:“据海商传说,红毛番在天竺旧地也建立了据点,不可不防,而且还叫什么东印度公司”
两人一直商议到了深夜,制定了详细的联防章程:每月互通军情;遇敌情时以烽火为号;在中间海域设立补给站,方便相互支援.
而后在第二天的时候,戚继光就率领他部下的水师舰船和监军太监雨化田离开了伏波城,朝着双屿卫而去了。
数日后,俞大猷这边的监军万俞楼也抵达伏波城。
这位年约三十的太监举止沉稳,与俞大猷见礼后,便立刻投入到他的工作之中。
“俞大帅,这是兵部调拨的火炮清单。”
万俞楼递上文书,又继续说道:“另外还有一批大明兵工制造的新炮十门,专为对付红毛番的夹板船。”
俞大猷仔细查验,发现军械粮草不仅一应俱全,甚至比预期还要充足,也不禁感慨:“万公公办事如此周到,本将代全军将士谢过。”
万俞楼谦逊道:“大帅言重了。咱家虽不通军事,但后勤保障定当尽力。雨公公特意交代,要确保将士们衣食无忧,才能守好海疆。”
与此同时,戚继光已在双屿卫展开防务建设。岛上原有的倭寇巢穴被改建成军营,高处新建了望塔。雨化田亲自监督粮饷发放,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。
“大帅,琉球使者求见。”
亲兵统领戚金前来禀报。
戚继光在临时军帐中接见了使者。那琉球人恭敬行礼:“禀大帅,近日有日本船只频繁出现在我国海域,疑似在测绘海图。我国王特遣小人前来禀报。”
戚继光眉头微蹙:“可知是哪家大名所为?”
“据查是九州岛津氏的人。”使者答道,“更奇怪的是,船上还有红头发的外国人。”
这个消息令戚继光警觉起来。日本诸侯与西洋人勾结,绝非好事。他立即修书一封,派快船送往伏波城,同时正式呈报朝廷。
半月后,伏波城也传来消息。俞大猷在公文中写道:“南洋巡逻舰队在婆罗洲以北发现三艘荷兰战舰,已加强该海域巡逻。另据吕宋华人商贾禀报,西班牙人正与当地土酋结盟,意图不明。“
两位大帅通过正式渠道频繁交换情报,每次都抄送监军和朝廷,一切行事光明磊落。雨化田与万俞楼也恪尽职守,将海防需求及时上报朝廷,争取更多支持。
这一日,戚继光正在双屿卫校场检阅新训练的火枪队。这支三百人的精锐全部装备最新式的鸟铳,正在进行海上移动靶射击训练。
“报!”
传令兵飞奔而来,“大帅,浙江转来朝廷谕令!”
戚继光展开文书,是兵部对近日军情的回复:“.着戚继光加强琉球海域巡逻,必要时可派使节警告日本诸侯;俞大猷部继续监视荷兰动向,但不得主动挑衅”
文书末尾还特别批示:“两镇水师若有重大敌情,可相机行事,事后具奏即可。”
这给了两位大帅一定的临机决断权。戚继光立即召集众将议事:“即日起,巡逻范围扩大至琉球以北,特别留意任何日本与西洋人接触的迹象。”
在伏波城,俞大猷也收到了相同旨意。他与万俞楼商议后,决定组建一支快速反应船队:“选十艘最快的战船,配备精兵,常驻南海中部,一旦发现敌情,可立即应对。”
万俞楼补充道:“咱家已奏请朝廷,在琼州增设补给站,方便船队长期巡逻。”
时光如水,转眼三个月过去。
在这期间,两位大帅各自完善了防务体系:戚继光在双屿卫建立了完善的海防预警系统,训练水师掌握了新式火器的使用;俞大猷则加固了伏波城防御,组建了机动舰队。
这一日,戚继光正在查看新到的海图,戚金匆匆进来:“大帅,巡逻船带回一个重要俘虏!”
原来是一艘日本关船在巡逻海域被截获,船上除日本水手外,还有一名荷兰军官。经过审问,一个惊人的阴谋浮出水面:倭国本岛的几位大名正与荷兰人密谋,准备联合进攻明朝沿海,以报之前的耻辱。
戚继光立即写就紧急军报,派快船分送朝廷和伏波城。他在文中建议:“.请命俞大猷部加强戒备,防止红毛番声东击西”
当这份军报送达伏波城时,俞大猷正在校场观看新式火炮试射。读罢军报,他面色凝重:“果然不出所料!“转身对万俞楼道,“请公公立即奏请朝廷增派援军,同时我们得做好应战准备。”
万俞楼肃然道:“大帅放心,咱家这就去办。另外,要不要先派几艘战船北上支援戚大帅?”
俞大猷摇头道:“未得朝廷明令,不可擅自调动主力。但可以加强巡逻,确保南洋无事,让戚大帅无后顾之忧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
求月票~~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