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罢。
    曲江亭內,一片死寂。
    针落可闻。
    只剩下那奔流不息的江水,和那吹过眾人耳畔的、仿佛带著千年风霜的……
    冷风。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。
    “啪嗒。”
    一声轻响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。
    是状元郎萧安言,手中的玉箸,无力地滑落,掉在了地上。
    他却浑然不觉。
    他只是呆呆地看著那个站在亭边、衣袂飘飘的青衫背影,那张一向倨傲的脸上,第一次,露出了一种难言的畏惧。
    都说文人相轻。
    可他此时此刻,只感到了一道无比巨大的鸿沟横在自己和林昭之间。
    哪怕穷极一生,恐怕都无法跨越。
    “古今多少事……都付笑谈中……”
    东方瑞喃喃的重复著这一句,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苍凉和豪迈涌上心头。
    他呆呆的站在亭边,望著那滔滔江水,面色竟有些泛白,身体在寒风中竟不自觉的微微颤抖著。
    输了。
    输的彻头彻尾,甚至连辩驳的余地都没有。
    他穷经皓首六十载,引以为傲的格律、对仗、气势种种诗赋技巧。
    今日,竟被一个尚未弱冠的少年,用一首短短的词,击得粉身碎骨,体无完肤!
    那是一种被彻底碾压的无力感。
    “太傅大人。”
    一个平淡的声音自他身后传来。
    东方瑞缓缓转过身,却见林昭已经不知何时重新回到了席间。
    他依旧是那副箕踞而坐的样子,面色淡然,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。
    就好像刚才的那首诗是他隨手而为一般,没有消耗一点儿心力。
    这不由得让东方瑞心中一凛。
    林昭端著酒杯对著东方瑞遥遥一敬,淡淡的说道:“太傅大人。”
    “今天这第一场,似乎是林某侥倖占了上风。”
    “不知这第二场,太傅大人打算何时开始?”
    东方瑞收敛起脸上的表情。
    所有的震惊不甘,羞恼都好像从未出现过一般,尽数敛去。
    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古井无波的平静。
    他走回自己的座位,缓缓坐下,然后对著林昭举起那杯凉透的酒。
    “林大人,好词。”
    “老夫……受教了。”
    说罢,他竟真的將杯中冷酒,一饮而尽。
    这一手坦然认输的气度,看得在场所有举子,包括赵申在內,都不由得心生一丝敬佩。
    不愧是当朝太子太傅,三朝老臣,这份胸襟,確实非常人能及。
    但林昭看向他的眼神却愈发凝重。
    一只被惊醒的雄狮可比一只只会张牙舞爪的老虎可怕的多。
    果然,东方瑞放下酒杯,不等任何人说话,便將话题自然的引向了下一局。
    “诗赋一道,讲究的是天赋灵犀,林大人有此佳作,老夫心服口服。”他的语气,就像是在和一个老友切磋一般,“不过,科举取士,终究不是只看诗才。”
    “我等读书人,立身之本,在於经义。”
    “若经义不通,则所学无根,所行无据,纵有天纵之才,也恐会误入歧途,於国无益。”
    到底是当世大儒。
    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。
    三言两语间既承认了林昭的才华,又巧妙的將诗赋的重要性向下压了一压,压到了经义之下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他接下来的反击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    东方瑞目光扫过在场神色不一的举子,最后將目光落在了林昭身上。
    “老夫今日,便与林大人论一论这为学之本。”
    说著,他抬了抬手,一直伺候在旁边的书童捧著一本被翻得泛起毛边的《论语》註疏,轻轻放在了林昭面前的桌上。
    “林大人,你我二人便以此书为题。”
    他伸出手,做了一个请的手势。
    “上一轮乃是我取得题目,这一轮,为示公允,便由林大人来选吧。”
    见状,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深吸了一口气,看向林昭。
    经义之辩,与诗赋不同,选题之人,优势极大!
    圣人经典,浩如烟海,纵是大儒,也不可能对每一章每一句都瞭然於胸。
    选择题目,便等同於选择战场!
    可以选择自己浸淫最深、理解最透彻的篇章来立论,同时,也可以选择对方学说的薄弱之处、甚至是某些极具爭议、难以辩驳的题目来发难!
    可以说,选好了题,便已是占儘先机,立於了不败之地!
    就在所有人都想知道,林昭究竟会选择哪一句对自己有利的圣人箴言,来和这位当世大儒一较高下之时。
    林昭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。
    他信手拿起那本捲起毛边的论语,隨手翻阅了下。
    然后便鬆开了手。
    “呼——”
    亭外的风,恰好在这一刻,吹了进来。
    吹动著那有些泛黄的书页,哗啦啦的急速的翻动著。
    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,在其中寻找著什么。
    亭內,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著那本在风中起舞的书册。
    萧安言见状,心中冷笑:“哼,装神弄鬼。”
    “经义和诗赋可完全不同,若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,钻研圣人经典,是说不出东西的!”
    “纵使你有天纵之才,也不可能抵得过古往今来这么多大儒对圣人之言的註解。”
    而赵申等一眾寒门士子,则是屏住了呼吸,生怕打扰到林昭。
    终於,林昭抬手。
    那微风仿佛知晓林昭的心意一般,缓缓停下。
    风停了。
    书页也停止了翻动。
    人群之中,有人讚嘆出声:“信手拈来,全凭天意......”
    “林大人已有大家风范了啊!”
    东方瑞眉头微皱,心中若有所思,但还是保持著沉默。
    难怪林昭此子能得到如此多的人追捧。
    鼓动人心的手段可谓是炉火纯青。
    若是把他放在林昭的位置,他是绝计想不出如此的法子。
    但他也不需要那些手段,经义之辩的结果,不是一些小招所能撼动的。
    林昭的手指,轻轻地按在了那停止翻动的书页之上。
    整个曲江亭,在这一刻,静得可怕。
    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他的指尖。
    林昭缓缓抬起眼皮,看了一眼书页上的文字,隨即,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、似笑非笑的表情。
    他抬起头,看向对面的东方瑞,缓缓地,一字一顿地,念出了那句被“天意”选中的圣人箴言:
    “子曰:”
    “克己復礼为仁。”